根據《“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政策,我國將對多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推出相關優惠政策和稅收方面的支持。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將達3.1萬億元,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5.3萬億元。
對此,合康變頻銷售總監陳淑玲認為,變頻器在節能降耗和提高電機的運行效率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節能環保的政策鼓勵下,我國變頻器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空間。
變頻器節能優勢顯現
2012年,全球經濟下滑,中國變頻行業市場增速首次跌破零。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高壓變頻器2011年市場規模約為74億元,市場增長率約為17.1%,2012年市場規模負增長約為2%。
但自“十二五”規劃頒布以來,受益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等戰略的拉動,變頻器作為變頻調速領域內的重要設備,在未來幾年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測算,使用變頻器的電機系統節電率普遍達30%左右,某些較高場合可達40%~60%,節能效果顯著。
比如,中央空調是按照最大需要冷(熱)量再加10%~20%來設計的,耗電量大,節能潛力也大。用變頻器去對中央空調制冷壓縮機、冷凍泵、冷卻泵、冷卻塔風扇、回風裝置等進行調速節能控制,就可以避免過大流量和過大壓力,保證系統正常有效運行,可以節電20%~50%。
又如,在“萬里長江第一隧”——上海長江隧道建設過程中,建設者需要確保長約8.9公里、內徑13.7米的隧道內通風良好。為此,這個項目采用了變頻器,根據用風量大小直接給定電機轉速,精準調節風量,優化了電氣設施的使用,節能達20%~45%。
尚普咨詢電子行業分析師認為,在全球,再生能源用變頻器市場總額為72億美元。預計今后5年將會繼續增長,到2017年將超越190億美元。我國變頻器總的潛在市場空間大約為1200億~1800億元,其中常壓變頻器約占市場份額的六成左右,中、高壓變頻器的需求量相對較少,但由于單臺變頻器功率大、售價高,占到了市場的四成左右。
目前國內帶變動負載、具有節能潛力的電機至少還有1.8億千瓦,由此為變頻器的應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近年來,我國變頻器市場正保持著12%~15%的增長率,預計5年之內,變頻器市場需求仍將繼續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而在10年以后,變頻器市場才會逐漸飽和。國內設備市場在崛起
變頻器技術的發展,使變頻器在現代化領域得到空前的推廣和應用。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中壓變頻器行業分析調查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我國變頻器行業競爭激烈,市場發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潛在市場發展十分可觀。
合康變頻銷售總監陳淑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高壓變頻器目前最大的市場在電力,我國發電以燃煤發電為主,每個機組需要十幾臺風機,這些風機都需要配備變頻器,平均每個機組需要約12~16臺變頻器,電力行業市場份額約達30%。
第二大市場在冶金行業,如煉鐵、煉鋼的除塵、燒結、循環泵、除磷泵等環節。在建材方面,自從水泥行業引進旋轉窯技術以來,平均每條生產線上大約需要配5~6臺大型風機,而風機的調速運行則需要通過變頻器來實現。
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我國變頻器配套產業的實力相對較弱,總體上看國產品牌無論在技術、加工制造、工業設計等方面還是在資金實力方面,都與國外品牌存在差距,特別是與西門子、ABB兩大巨頭相比差距更加明顯。目前,外資品牌在國內中低壓變頻器市場的占有率與2007年基本相當,仍保持在76%左右,同時由于2008年我國加大基礎工程投資(歐美領先品牌的傳統優勢領域)等因素,前十大外資企業的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尤其是行業領先品牌的份額進一步擴大。
但隨著國產高壓變頻器廠家注重并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技術發展瓶頸,國產品牌正在逐漸取代進口產品。目前,多家國產變頻器的發展也同國際接軌,具備了相當的企業競爭力,形成歐美品牌、日本品牌、內資品牌三足鼎立。
到目前為止,中國市場上的外資品牌約40個,其中比較活躍的外資品牌有10余個。同時涌現出約100家內資品牌,這些變頻器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沿海開放省市,如廣東、山東、江蘇等地。英威騰,易能,安邦信,智光電氣等國產變頻廠家,憑借價格優勢,開始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多年來,國家發改委協同國家有關部門一直對變頻器的技術開發、技術改造等予以重點扶持,組織了變頻調速技術的評測推薦工作,同時鼓勵有關單位抓開發、抓示范工程。以此為依托,國內變頻調速技術得到了一定的開發和推廣應用。
市場人士指出,隨著本地化生產、規模和技術的日漸成熟,國內品牌通常都有價格優勢,而質量的提高也使國內變頻器的性價比明顯上升,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傾向國內市場,最終將打破國外變頻器長期壟斷的局面,同時國內廠商也定會形成知名品牌。